Tuesday, July 30, 2013

史近代

看到拙貼了一篇文章有關近代史.  拙認為從寫近代史有助於中國民族主義的土壤.

文章開頭引出兩位外國學者對中國近代史的看法, 他們認為應該要重修.  之後文章由同意這個觀點來反對革命.  但最後一段說:


  '"近代中国历史叙事模式的改写是一个艰巨工程,既需要执政者的胆略智慧,也需要不断向民众做深入细致的说服,让真相呈现出来,让大众自由拣择。一个多元的近代史叙事,只是在先前“革命叙事”基础上进行修正、补充,适度容纳某些“现代化叙事”的要素。'"



我覺得很可惜, 即使兩位外國學者是學術上的發言, 這篇文章卻是黨爭意識形態.  是為了共產黨目前的政治標語, "和諧"  兩字的註腳.

我查了查, 是有這兩個外國學者的發言.  但是, 都沒有提到重寫中國近代史.  這篇文章的黨爭意義在我眼裡更濃.

不過, 我覺得我是可以了解拙的本意. 只因為他提到民族主義.  我想他對上次的反日和不斷加強的愛國情緒很有印象. 這基本上和我對大姨說的一樣, 大陸需要提出一個或一組超脫國家之上, 脫升功利的全人類嚮往的最高標準.  不然, 出現的將是國家主義的強烈湧現.  現在的共黨不如以前, 是因為以前有這樣的一個最高標準, 他可以整合中國所有民族.  而現在,這恰恰是他所缺少的. 

另外, 有關歷史的部分.我實在不能茍同所有教科書上的歷史.  我自從看過章太炎在九一八之後對於歷史的說法, 我就覺得有點心冷.  是的, 所有學校, 無論是地球上的哪個國度, 無有一個不是這樣教歷史的.  拿美國為例, 高中時, 或許比較少填塞, 可是在那之前, 早已填塞過了.  填塞的東西也和章太炎的目標是一致的.  就是由歷史的灌輸, 來達成國家印象的堅固.  這是很可惜的.  但是, 我也可以想像這是有其必然性的.

這種必然性和拙想脫離的悲情有點關係.  這種必然性我不確定我能說出來.  但是, 這種悲情, 我卻可以稍微在意義上擴展  文章裡以南京條約作為近代史的開端, 我想這或許是吧.  無論這事情的結果是否中國現代化, 這個過程, 將永遠是悲情.  即使他只是一個童話的破滅, 他都會帶來淡淡的哀愁.  我們不能因為這個事件最後的演變結果是完美的, 即使最後中國真的富強了, 我們就完全平靜的來看這個事件.  如果真是這樣, 就讓我想到在 Chinatown 最後的那句台詞, "Forget it, Jake. It's Chinatown."  我們怎能忘記如此悲情?  這一百多年來, 不斷追求的鞭策我們的就是這悲情.  一旦有人慢下來, 不求新求變, 就會有人用這種悲情來儆醒.  文章裡說的革命, 實際上是這悲情.  而非革命, 尤其是共產黨口下的革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