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6, 2011

朗誦

朗誦在古中國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方法. 到了五四之後, 新的學習方法逐漸不重視朗誦. 曾經有作家描述他中小學時遇到挺白話文的老師跟他說, 不要朗誦, 默讀就好了. 因為這個作家曾在私塾上過課, 朗誦是入門功課. 我在小學的時候一開始上課, 其實仍是朗誦. 老師在臺上念一句, 臺下的同學跟一句. 念熟了, 即使不能背誦, 看到課文也可以像是自己說話一樣, 瀟灑的說出來. 我現在的感覺是, 朗誦把躲在中文裡的中國語言帶出來. 這不分白話還是文言. 一種強烈的語感, 一種屬於中國的語感好像節奏, 在口裡念誦的時候, 長短快慢, 不斷流出.

我一直有一個感覺, 那就是中國的辭彙其實就是歐洲或甚至所有用音符的文化國家們的 vocabulary. 這當中有更複雜的關係. 但是基本上就是這樣. 中國所謂成語其實就是幾個聲音定型, 但是又比普統詞彙複雜一點的辭彙, 而這辭彙又已經普遍到大家用口語就可瞭解. 所以我以前常聽歐美人都要記憶 vocabulary, 但是中國人不需要. 實際上, 中國人也要! 尤其是五四後, 白話文越來越流行, 約定俗成的辭彙愈來愈多. 又怎麼可以不背呢.

我現在, 既不和別人說話, 也不朗誦. 我的中文辭彙愈來愈單調. 但是問題不僅僅是如此. 問題更在於說, 我可以看的懂中文, 幾乎任何白話文都可以. 但是, 我的嘴巴要說話的時候卻只能用幾個簡單的辭彙. 這個問題和我說英文一樣. 這個問題並不在於說我不知道辭彙, 因為我看到的時候我是知道的. 但是當我要用的時候, 我就辭窮了, 舌頭打結, 腦袋空白. 我所想要說的完全無法描繪. 我心裡所感受的, 無法轉換成語言, 或文字. 在心裡的感受, 像海浪一樣, 排山倒海的湧來. 語言和文字似乎是我和世界的橋樑, 但是如今, 這橋似乎斷掉了.

既然不和別人講話, 我在想, 朗誦會不會有幫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