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離婁下: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告子下:
曹交問曰: 「人皆可以為堯舜, 有諸?
孟子曰: 「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
患哉?弗為耳。徐行後長者謂之弟(悌),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悌)。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
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於門。」
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
這裡兩段話, 讓我有疑惑.
「由仁義行, 非行仁義.」
可是孟子和曹交說的,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悌),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悌)。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
我怎麼覺得他這裡說的是行仁義, 而不是由仁義行... 當然他或許只是舉例... 但是, 我卻覺得他並不只是舉例. 他應該是真的認為只要慢慢走在長者後面就是悌的表現之一.
我不能否認, 和長者一起走路時, 慢慢的跟在他身後是一個有禮貌的表現. 但是, 我也認為有時候這也得看情況... 長者不一定永遠希望年輕的人總是走在他後面... 好像年輕人是他柺杖... 或著他可能會認為他拖住了年輕人. 而且, 當年輕人快樂又輕快的走在他面前, 或許也帶給他美好的回憶... 另外, 如果就實際情況來說, 有些情況也會需要年輕人走在長者的前面. 例如, 長者怕狗, 而眼前不遠處來了一個溜大狗的人, 年輕人這時候, 應該走在前面. 還有, 長者和年輕人邊走路邊講話, 年輕人其實可以走在前面. 原 因是, 如果要長者常常回頭跟年輕人講話, 實際上很不方便. 如果年輕人可以走在前面一歨, 長者就不需要一直回顧...
好像有點奇怪,居然在這種地方大作文章... 但是, 要知道一件事情. 孟子的由仁義行, 而非行仁義, 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這種觀念就是孟子一輩子在為了性善性惡辯論的原因! 孟子相信性善, 而且堯舜之所以為堯舜就是因為他們把他們的人性發揮到了很高的程度. 其他人, 因為外界的影響, 無法完全發揮他們的人性. 所以似乎堯舜和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 不是的. 並沒有那麼多不同. 恰恰相反. 只要我照著堯的做法去做, 我就是堯...
我卻在這裡有很大的疑問. 因為既然不是行仁義, 而是由仁義行那麼這裡提出來的這悌的行為, 我只要行了, 我就悌了? 那我這到底是行仁義還是由仁義行? 我或許也可以提出我的解釋. 其實, 在孟子裡也有另一段對話, 就是有關功的談話. (滕文公下)
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將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於此,毀瓦畫墁,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功者, 有結果者. 如今, 在這裡, 孟子說, 悌就是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悌),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悌)。
所以只要能做到此, 也可以稱做悌了. 但是, 這裡我又想到老子說的
大道廢, 有仁義; 智慧出, 有大偽.
這似乎也和荀子所說的 "偽", 有點像. 這也讓我想到, 孟子不斷的和別人辯論義內義外. 他所謂的由仁義行, 就是義內; 而別人說的義外, 似乎就是行仁義. 老子說的有大偽,就讓我想到, 譬如, 我看了一個人行了一個好事, 我也想要照方抓草藥, 依樣畫葫蘆. 但是, 這就是大偽嗎? 我想也不一定吧. 如果我照著做了, 我感覺良好,以後也就這樣做下去. 這不能算大偽吧? 但是, 如果我做了, 感覺卻很惡劣, 我依然做下去, 祇為了搏取別人的好感, 這樣應該是大偽吧. 問題是, 我要怎麼確定我的感覺是對的呢? 由仁義行. 恐怕也不能憑感覺吧? 感覺有好壞, 遲鈍... 而且就像我在討論徐行後於長者的條件. 同樣一個動作, 我做的不照著我所處的懷境, 依我的能力, 做我能力所及的, 恐怕也是有問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