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雖然是簡體字,但是我們都還是會看。 媽媽把這本書借回去後的兩三天甚麼書也不讀了,就讀這一本。 他那兩三天就一直說我應該看這本書。 我不怎麼想看,也沒啥原因,就不怎麼有興趣。
我後來還是看了。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書的內容主要是十九封龍應台寫給他母親的信。 中間穿插一些他母親一生中經歷的歷史事件或社會狀況。 這信是假設的信,因為龍的母親因為老人癡呆症,已經不能讀懂甚至認識龍這個女兒了。
能說出自己為什麼喜歡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著任何東西其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現在要試試看。 這本書寫的很貼近作者本人,給我很真實的感覺。 裡面有一封信,作者提到他兒子的女朋友,竟然說這個女朋友像小三。 我媽說作者真是大膽。 我完全同意。 書裡提到的也幾乎都是親身經驗,親耳聽到的。 作者也有相應的文筆把這些經驗和聽到的事,用自己的感情描寫出來。 我最近在錄製成長路的有聲書。 我覺得兩本書有共通的地方。 但是寫作時兩位作者想像中的讀者不同。 成長路的寫作對象是一般大眾。 而這本書卻想像母親為寫作對象。 所以內心真實的呈現可以在這本書裡給受很深。
這本也是我看過以女性的角度所寫的一本書。 另外也有很強烈的中國人的感覺。 作者一方面是寫給母親, 所以可以看做是兩個女人的對話。 但是和一般父母一樣,作者沒兩三句話就會提到自己的小孩。 這一點,卻可以看出一個中國母親的樣子。
- 女朋友: 就像我說的,這是本和成長路有類似的主題的書。 成書都在母親不認識他們之後。 能和父母一起出吃飯聊聊天,那是多好呢? 我後來看到龍應台和她小孩之間的對話一開始感覺怎麼都是小孩說老媽糟糕。 但是,他自己雖然也有苦味,但是甘甜也在其中。 作者真的好像甚麼話都說,毫無忌諱似的。 但是,在他父母那一代,卻不是這樣。 只有行動而言語少。 我有時候覺得,如果他母親還在,這些信裡說的內容會不會改變一些。 因為那一代的人可能沒有那麼開放,至少在說話上。 這也讓我想到 Frasier 這部電視劇。 電視劇就是一個中年男子把老年父親帶回一自己的家後發生的事情。 裡面很多衝突就在於上一代的保守和下一代的開放。 但是那種,到最後象朋友的感覺,卻和本書一致。
- 出村: 這章裡提到女子上大學。 這章讓我想到我媽。 我媽那時大學聯考不理想,就重考。 還是不理想,最後還是回到第一次考到的大學上國文系。 我媽說是外婆的一句話讓他去了大學。
- 生死課: 這一點讓感覺滿強烈的。 尤其是來到美國。 這很奇怪,為什麼呢? 在台灣,我小時候都是和母親或是妹妹在一起。 到了學校就是和同學在一起。 我父母都是外省人,在台灣沒有那樣龐大的親戚網路。 但是因為和父母妹妹很親近,又有同學作伴,不感覺到有啥失落。 一直到了美國後, 碰到了不同的同學。 而且大概年歲也是大了一點,開始感覺到其他人的生活活動。 不知道為啥,在這裡碰到的同學,甚至是以後的同事,聊聊天幾乎都有堂兄弟姊妹或著表兄弟姊妹一堆。 這種經驗和我現在完全不習慣和人在一起的樣子完全不同。 但是,在台灣我真的沒有啥堂表之親,在美國我也有一些了。
- 卿佳否: 王羲之 【初月帖】 初月十二日, 山陰義之報。 近欲遣此書,濟行無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 且得去月十六日書, 雖遠為慰,過囑, 卿佳否?
- 二十六歲: "Art should comfort the disturbed and disturbed the comfortable."
- 永遠的女生: 安琪拉和全家福。 作者母親的親身經歷, 在淳安城和憲兵隊溝通的故事很棒。 只是不知道當時這個憲兵隊是偽政府的憲兵還是國民政府的。
- 借愛勒索: 媽媽就這一張裡因為柏格曼的父親是牧師,就和我談了一下假宗教。 我倒是想到一篇古文,在講當時風氣都講孝,但其實慈應該更重要。 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愛,慈是父母對子女的愛。 令外,張愛玲也會打人。
- 時間是甚麼? : 愛因斯坦的信讓我想到佛陀和老莊。 而作者的假想信讓我想到 Frankeneenie 裡的一句話。 我只想到 Victor 的話來回答他。
- 1942 九條命: 楊景鍾的故事實在是很好的故事或著電影題材!
- 1950 親愛的溫暖的手: 我也很驚訝, 土耳其也參加了韓戰。。。
- 讓我喋喋不休: 說一句實在話, 看到丁肇中的話,感覺很可憐。 可憐因為我覺得他沒有看懂王陽明。 到底是王陽明沒說清楚,還是丁肇中看不懂。 我再回頭看看自己的話,也很可憐。
- 有時: 作者寫的姐姐那一段很好笑。
- 淡香紫羅蘭: 媽媽那一段我很喜歡。 他母親和作者那群女學生說話的時候,只是情緒吧? 只是利益的想法實在很難想像。 就連以前我表姊說表姊夫哪兒好,哪兒不好的時候我都覺得很奇怪。 我這種你的臭你的香我都喜歡的想法就知道還是個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