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可比陸放翁 阮文達
----------馬星野先生函述對兩位詞人的看法
"陸游與李清照" 及 "再談李清照" 兩文刊出後, 又承馬星野先生賜長函指教, 對其在 "讀報觀影罪言" 中, 以陸游與李清照相比, 作了詳盡的說明. 馬先生為新聞文化界眾望所歸的耆宿. 我雖未獲親沾教澤, 但其門人子弟中, 甚多與我相交極深, 因而我對馬先生的光風霽月, 亦久已心嚮往之. 我寫那兩篇專欄的動機, 文章已經明白交代, 絕無易安, 放翁不能相提並論知意; 尤其是馬先生以其德望為社會風氣沉淪, 作此振臂之呼, 我即曾作論評予以響應. 談李清照, 不過是鑒於當前激勵民心士氣的作品太少, 藉此以抒個人感喟而已. 汪公紀先生和馬先生同是我最敬重的先進, 縱有見仁見智的看法, 卻同是憂國憂時, 讀者如將我的兩篇專欄與馬先生來函對照一讀, 便知根本上並無衝突之處; 但我仍願在此向馬先生致萬分歉意!
下面是馬先生的來信全文:
文達先生:
我是你專欄 "隨緣隨筆" 的固定讀者, 素佩彩筆有光. 前讀 "談陸游與李清照"兩篇大作 (中有公紀兄之投函), 提及我在中央日報刊出的一篇 "罪言" 中的 "男的不作陸游, 女的不作李清照" 的兩句話, 指出了許多卓見. 致為感謝.
陸游與李清照, 是否相同類型的人物, 能否相提並論, 我決不敢固執己見, 但他們二人在文學上, 在品格, 同樣是百代同欽, 其作品萬口爭傳, 是不分軒輊的. 因為我讀書不多, 只是童年時讀過放翁的劍南詩抄與易安的漱玉詞, 至今猶能記憶, 認為放翁易安, 同為我畢生最欽佩之文豪, 唐有杜甫, 漢有班昭, 南宋有放翁易安, 均為奇葩美玉, 光輝萬丈, 此點, 先生及公紀兄亦有同感.
先生指出陸游亦有兒女情長之文字, 而已 "釵頭鳳" 為例, 而易安則所作全為 "亡國之哀音, 終其生只是為恩愛夫婦生活歌頌, 為家庭破碎而哀怨." 似乎先生所指陸游與李清照, 比擬不倫, 陸游只能與辛棄疾相比. 其實, 陸游的愛國懷鄉與李清照之故國情深, 詩詞多少, 雖有不同, 其心情是一樣的. 而放翁之對於唐氏表妹(他的妻子)與易安之永懷趙明誠(他的丈夫), 同樣是忠于愛情, 刻骨銘心, 永矢不諼(ㄒㄩㄢ)的神聖愛情, 而這種對愛情的忠實, 與一人對國家之忠, 對父母之笑一樣可敬的.
長生殿作者洪昉思, 在該劇開端時便說: "昭白日, 垂青史, 感金石, 迴天地, 算臣忠子孝, 總由情至." 我們不能因李清照之愛國詩詞份量少, 而說她只解兒女私情, 也不能因為陸游愛國詩多, 而說他一味豪壯. 李清照之忠于愛情, 古人多有完論, 改嫁之說, 為忌妒者之造謠(詳見李清照集二三五頁). 李清照雖屬女流, 但批評起同時代文豪如柳永等, 是絲毫不客氣的: "露華倒影柳三變, 桂子飄香張九成", 這便是他不齒柳永等靡靡之音的直率詩句. 所以當時文人, 已為他十分驕傲, 因而造謠誹謗, 倒說他改嫁張某為話頭. 改嫁在現在看來, 不算一回事, 在當時 "一女不事二夫" 的道德律下, 事很被人看不起的.
李清照之招謗, 由於他大膽批評柳永等. 他說: "本朝(宋)柳屯田永, 變舊聲作新聲, 出樂章集, 大得聲稱于世. 雖協音律, 而詞語塵下, 又有張子野, 宋子京兄弟沈啓, 元絳, 晁次膺, 等輩出, 雖時有妙語, 而破碎何足名家. 至晏丞相(殊), 歐楊永叔(修), 蘇子瞻(軾), 學際夫人, 作為小歌詞, 直如酌蠡水於大海, 然皆句讀不葺(ㄑ一ˋ)之詩耳, 又往往不協音律..." 這一段話, 把北宋南渡前後大名家, 統統批評, 難怪他受盡謠諑, 然終得湔雪. 李清照到了垂老, 還要學花木蘭, 有詩曰: "佛貍定見卯年死, 貴賤紛紛尚流徙, 滿眼驊騮及綠耳, 時危安得真致此. 木蘭橫戈好女子, 老兵不復志千里, 但願將相過淮水." 當時易安居士以五十三歲.
李易安金石錄前後序中, 可見其與趙明誠蒐集中國金石之苦心, 由其是南渡之後, 明誠病死, 易安以一孤孀, 將數千件文物東搬西搬, 喪失殆盡, 其辛苦及悲哀之情, 其愛護中華國寶之深, 非今日收藏家之所及. 故在中國文化上, 中國文學上, 人格風采上, 李易安在女性中, 真千古一人, 豈遜于錄放翁.
我前月看張至雲小姐演出 "玉唐春", 審判官紅袍說: 王金龍可比得上鄭元和(李娃傳中男主角), 對面藍袍說: "那鄭元和是前輩先生, 哪能與王公子來比, 比不得." 孫麗虹演王金龍, 堅持著說, "比得的, 比得的!" 我覺得用李清照比陸游, 也是 "比得的, 比得的!"
嬉笑之言, 尚乞阮先生雅諒, 亦請對宋代詩詞興趣的學者文豪們, 賜教賜教, 即請
筆安!
---------------馬星野敬上
(我花了兩個小時才把這篇文章搬上來, 目的只為了倒數第二段. "比得的, 比得的!" 感覺這個結尾實在很古代!我現在累了, 等那天或許再想說啥...)
(阮文達是我外公的書, 他喜歡的. 他過世時, 從舅舅家拿來的. 好像是媽媽拿的. 也算記念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